◎道德的起源--一些精神分析學方面的看法
古典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認為,
孩童內化了權威(例如父親)而形成超我(super ego),
超我是個人產生道德的起源。
但是當代精神分析學克萊恩學派不認為超我是內化外在權威的表現,
而是認為係孩童在更早期、在嬰孩期憂鬱狀態(depressive position)時,
自身對客體(例如母親/乳房)的攻擊與貪婪 而產生的罪惡感;
是內在毀滅趨勢(具侵略性的潛意識幻想;aggressive phantasies)的後果,
故外在環境事物(例如權威)並非形成超我的主因(這點跟佛洛伊德的不同)。
後人有稱克萊恩的此理論為修補性的道德或憂鬱狀態的道德學。 以下對此進行說明。
原始心理防衛機轉
人有一些心理機轉, 它們在人出生後,或經驗外界時就有了,
嬰孩心智生理未成熟所以更明顯:
分裂(Splitting):
人因某些因素(如內在毀滅趨力或外在撫育缺失)使得內在的心理產生區隔。以嬰孩做例子來說,
例1、(外在缺陷模式)
母嬰互動過程中(如餵奶過程),
嬰兒對於母親會有些好或壞的主觀經驗(如愛/恨;飽足/飢餓;喜歡/ 厭惡),
此時會在嬰兒心理中將現實的媽媽(/乳房)分裂為二---
好(媽媽)、壞(媽媽)。
此乃因為嬰孩大腦未成熟,尚無法將主觀上的好與壞經驗
整合在客觀一物上,
也就是,嬰孩他還無法了解'好'與"壞"二種經驗
是出於同一個客體(媽媽/乳房)。
例2、(內在衝突模式)
嬰孩因為內在侵略性的潛意識幻想而經驗到消失(毀滅或死亡),
而感到焦慮,
此時個體以自我割離/自我內的區隔的方式來避免此種焦慮。
(克萊恩學派以容格的集體潛意識之說法
來解釋原始內在潛意識幻想的由來)
分裂的機轉對嬰孩來說不應視為病態,
它是嬰孩學習區分好/壞與主/客體的必經之道;
但是!成人的二分法認知扭曲, 也是源於此歷程。
內化(Internalisation):
將外界一部份, 在心理上納入自身, 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份。
認同(Identification):
嬰孩因匱乏與無力,
而內化了外在好的客體等以助自己勝過無力與匱乏,
或避免自己對內在毀滅趨勢的恐懼...等。
投射(Projection):
為了保護"好", 或剔除'壞',而將自己的一部份(ex.分裂後的東西)
在主觀心理上視為外在、非我。
或,與客體有關的驅力(例如慾或攻擊)等的向外。
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主客體間混合了分裂、投射與內化...等心理過程,
主體投射後被一客體接受, 此種景況又被主體內化與掌控。
貶抑/理想化(Devaluation/Idealisation):
好/壞經驗與感受分裂後,
若主體將"壞"留在自身, 而將"好"投射到客體,
主體此時會覺得自己很糟糕,認為客體很完美。
若主體留著"好", 而將"壞"投射到客體,
此時主體會認為自己很完美、並認為客體很糟糕。
貶抑與理想化的機轉在嬰兒來說, 不應視為病態,
它是將來對人的信任與接納、
自我進步與超越、對神的信仰、...等的基礎。
妄想-分裂狀態(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出生~3個月)
因著以上這些心理歷程等等,
嬰孩對於"壞"或糟糕的經驗會作出回應,
比如內在會對"它"表現出不悅、討厭、或幻想它毀滅。
外顯則會藉眼神、嘴巴或手或哭鬧或明明餓了要奶喝但遲了餵他卻拒絕喝奶等...,表現出不理或攻擊。
嬰孩對於"好"或正向的經驗也會作出回應,
比如更依靠"它"、表現出喜悅、更親近"它"...等。
嬰孩心智未成熟且因為經驗各種好與壞、各種正向的與負向的,
故內在存著各種不同時間點的'好'與"壞"、'糟糕的'與"美好的"...等。
此時內在是分裂的、未整合的碎裂。 再加上, 內在攻擊驅力投射到外在,
故主觀解讀上,外在環境可能「變成」壞的、可怕的、負面的、令人焦慮的、 或有威脅的。
此時嬰孩會莫名覺得不安,可能怕陌生人或怕黑暗...等。
克萊恩 (Melanie Klein)稱此種狀態作妄想-分裂狀態( 或稱 偏執-分裂位置)。
憂鬱狀態 (depressive position)(出生3個月後)
當嬰孩在漸長後,會漸漸認清, '好'與"壞"可能是出於同一個客體
(例如他會感知到係同一個媽媽帶給他不同的經驗),
他覺知到過去所恨的(壞;負向的經驗)
竟然是來自自己所愛的/依附的(ex.媽媽),
過去愛的(好;正向的經驗)竟然是來自自己所恨的/排斥的;
他了解到讓他覺得好的"它"、與讓他覺得壞的'它'竟是同一個(ex母親),
他擔心他過去攻擊或排斥'壞'的它,已傷害到'它'。
"好"的它因被傷害也已不再那麼好。 或者'它'縱使未被傷害,
但擔心它因被排斥而不願再提供那麼'好'的經驗,
此時孩童有著矛盾與罪惡感,此稱作憂鬱狀態。
這種憂鬱狀態的焦慮與罪惡感,
正提供人發展道德、同理心、悲憫、同情、與修補的動力。
修補性的道德
嬰孩以上這些心理機轉較明顯,但大人也是有這種情況發生。
人一生都在這些心理狀態換來換去。
處於妄想-分裂狀態的時候是較不成熟的,
處於憂鬱狀態的時候是較成熟的。妄想-分裂狀態要用憂鬱狀態作平衡。
人類憂鬱狀態發展出的道德,
建立在為潛意識內在破壞趨勢所作的修補性質的犧牲奉獻上,
它也建立在一種認同他人、和他人命運相聯繫的能力上,
別人的痛苦就像是自己的痛苦一樣。
這種道德與同情心同理心的發展,超越了自私與自我保存。
越來越敗壞的道德
既然憂鬱狀態發展出的道德,
係建立在為潛意識內在破壞趨勢所作的修補性質的犧牲奉獻上,
它也建立在一種認同客體、和他人命運相聯繫的能力上,
此時如果人類缺乏足夠好的客體,人將無法內化與認同足夠好的客體,
這象徵著人類將因著內在毀滅趨勢的投射與內攝/內化...等而越來越糟,
終將自毀並毀他... ...
什麼才能成為人類足夠強的好客體呢?
也許要在信仰(例如上帝)中找到吧!
*參考資料:
1、林玉華等譯(1996),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2、夏林清著(1994),大團體動力,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3、"精神分析辭彙"
(**請勿抄襲本部落閣資料。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本網頁網址])
但是當代精神分析學克萊恩學派不認為超我是內化外在權威的表現,
而是認為係孩童在更早期、在嬰孩期憂鬱狀態(depressive position)時,
自身對客體(例如母親/乳房)的攻擊與貪婪 而產生的罪惡感;
是內在毀滅趨勢(具侵略性的潛意識幻想;aggressive phantasies)的後果,
故外在環境事物(例如權威)並非形成超我的主因(這點跟佛洛伊德的不同)。
後人有稱克萊恩的此理論為修補性的道德或憂鬱狀態的道德學。 以下對此進行說明。
原始心理防衛機轉
人有一些心理機轉, 它們在人出生後,或經驗外界時就有了,
嬰孩心智生理未成熟所以更明顯:
分裂(Splitting):
人因某些因素(如內在毀滅趨力或外在撫育缺失)使得內在的心理產生區隔。以嬰孩做例子來說,
例1、(外在缺陷模式)
母嬰互動過程中(如餵奶過程),
嬰兒對於母親會有些好或壞的主觀經驗(如愛/恨;飽足/飢餓;喜歡/ 厭惡),
此時會在嬰兒心理中將現實的媽媽(/乳房)分裂為二---
好(媽媽)、壞(媽媽)。
此乃因為嬰孩大腦未成熟,尚無法將主觀上的好與壞經驗
整合在客觀一物上,
也就是,嬰孩他還無法了解'好'與"壞"二種經驗
是出於同一個客體(媽媽/乳房)。
例2、(內在衝突模式)
嬰孩因為內在侵略性的潛意識幻想而經驗到消失(毀滅或死亡),
而感到焦慮,
此時個體以自我割離/自我內的區隔的方式來避免此種焦慮。
(克萊恩學派以容格的集體潛意識之說法
來解釋原始內在潛意識幻想的由來)
分裂的機轉對嬰孩來說不應視為病態,
它是嬰孩學習區分好/壞與主/客體的必經之道;
但是!成人的二分法認知扭曲, 也是源於此歷程。
內化(Internalisation):
將外界一部份, 在心理上納入自身, 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份。
認同(Identification):
嬰孩因匱乏與無力,
而內化了外在好的客體等以助自己勝過無力與匱乏,
或避免自己對內在毀滅趨勢的恐懼...等。
投射(Projection):
為了保護"好", 或剔除'壞',而將自己的一部份(ex.分裂後的東西)
在主觀心理上視為外在、非我。
或,與客體有關的驅力(例如慾或攻擊)等的向外。
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主客體間混合了分裂、投射與內化...等心理過程,
主體投射後被一客體接受, 此種景況又被主體內化與掌控。
貶抑/理想化(Devaluation/Idealisation):
好/壞經驗與感受分裂後,
若主體將"壞"留在自身, 而將"好"投射到客體,
主體此時會覺得自己很糟糕,認為客體很完美。
若主體留著"好", 而將"壞"投射到客體,
此時主體會認為自己很完美、並認為客體很糟糕。
貶抑與理想化的機轉在嬰兒來說, 不應視為病態,
它是將來對人的信任與接納、
自我進步與超越、對神的信仰、...等的基礎。
妄想-分裂狀態(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出生~3個月)
因著以上這些心理歷程等等,
嬰孩對於"壞"或糟糕的經驗會作出回應,
比如內在會對"它"表現出不悅、討厭、或幻想它毀滅。
外顯則會藉眼神、嘴巴或手或哭鬧或明明餓了要奶喝但遲了餵他卻拒絕喝奶等...,表現出不理或攻擊。
嬰孩對於"好"或正向的經驗也會作出回應,
比如更依靠"它"、表現出喜悅、更親近"它"...等。
嬰孩心智未成熟且因為經驗各種好與壞、各種正向的與負向的,
故內在存著各種不同時間點的'好'與"壞"、'糟糕的'與"美好的"...等。
此時內在是分裂的、未整合的碎裂。 再加上, 內在攻擊驅力投射到外在,
故主觀解讀上,外在環境可能「變成」壞的、可怕的、負面的、令人焦慮的、 或有威脅的。
此時嬰孩會莫名覺得不安,可能怕陌生人或怕黑暗...等。
克萊恩 (Melanie Klein)稱此種狀態作妄想-分裂狀態( 或稱 偏執-分裂位置)。
憂鬱狀態 (depressive position)(出生3個月後)
當嬰孩在漸長後,會漸漸認清, '好'與"壞"可能是出於同一個客體
(例如他會感知到係同一個媽媽帶給他不同的經驗),
他覺知到過去所恨的(壞;負向的經驗)
竟然是來自自己所愛的/依附的(ex.媽媽),
過去愛的(好;正向的經驗)竟然是來自自己所恨的/排斥的;
他了解到讓他覺得好的"它"、與讓他覺得壞的'它'竟是同一個(ex母親),
他擔心他過去攻擊或排斥'壞'的它,已傷害到'它'。
"好"的它因被傷害也已不再那麼好。 或者'它'縱使未被傷害,
但擔心它因被排斥而不願再提供那麼'好'的經驗,
此時孩童有著矛盾與罪惡感,此稱作憂鬱狀態。
這種憂鬱狀態的焦慮與罪惡感,
正提供人發展道德、同理心、悲憫、同情、與修補的動力。
修補性的道德
嬰孩以上這些心理機轉較明顯,但大人也是有這種情況發生。
人一生都在這些心理狀態換來換去。
處於妄想-分裂狀態的時候是較不成熟的,
處於憂鬱狀態的時候是較成熟的。妄想-分裂狀態要用憂鬱狀態作平衡。
人類憂鬱狀態發展出的道德,
建立在為潛意識內在破壞趨勢所作的修補性質的犧牲奉獻上,
它也建立在一種認同他人、和他人命運相聯繫的能力上,
別人的痛苦就像是自己的痛苦一樣。
這種道德與同情心同理心的發展,超越了自私與自我保存。
越來越敗壞的道德
既然憂鬱狀態發展出的道德,
係建立在為潛意識內在破壞趨勢所作的修補性質的犧牲奉獻上,
它也建立在一種認同客體、和他人命運相聯繫的能力上,
此時如果人類缺乏足夠好的客體,人將無法內化與認同足夠好的客體,
這象徵著人類將因著內在毀滅趨勢的投射與內攝/內化...等而越來越糟,
終將自毀並毀他... ...
什麼才能成為人類足夠強的好客體呢?
也許要在信仰(例如上帝)中找到吧!
*參考資料:
1、林玉華等譯(1996),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2、夏林清著(1994),大團體動力,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3、"精神分析辭彙"
(**請勿抄襲本部落閣資料。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本網頁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