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聖經本身說明耶穌時代猶太人以希臘語為主,亞蘭語為輔

耶穌時代猶太人以希臘語為主,亞蘭語為輔

  二、三千年前以色列亡國後,猶太地/巴勒斯坦歷經多國多族統治,故當地人所使用的語言已有變遷,已不講古希伯來語,例如當地曾被亞述國、巴比倫國、波斯國等統治,故當地人曾改說亞蘭語(或稱阿拉姆語;阿拉美語;古敘利亞語;耶穌時代的希伯來話也變遷為亞蘭語)等語言。猶太人流亡各處故所其講的語言也有所變遷。後續希臘國、羅馬國等統治著猶太地。耶穌時代時,猶太地由羅馬帝國統治。當時猶太地的猶太人的語言並非單以亞蘭語為主,當時尚通行希臘語、拉丁語(羅馬文)等,而亞蘭語只是其中一種語言;至於福音書和其它新約經卷的原文則是採用希臘文寫成。

  有某種假說宣稱:「耶穌只用亞蘭語講道與對話,故福音書原始必是亞蘭語」,但事實並不是如此,茲說明如下:

一、若從聖經福音書記敘內容來看:

     (一)約翰福音20:16特別提到瑪利亞在經節描述的那個情境時刻「用希伯來話」(當時的希伯來話是亞蘭語)叫她的師尊。假若他們本來就是都講亞蘭語(當時的希伯來話),那麼此經節無須刻意去說那時刻她是用希伯來話(亞蘭語)叫她的師尊,也就是說他們平常必不是全講希伯來話(亞蘭語),所以約翰福音的作者會在該經節強調她那句是用希伯來話(亞蘭語)講的。

       (二)約翰福音4:25、4:29:(1)這兩處經文裡的撒瑪利亞婦人的話語裡針對同一人物之稱謂同時使用了希臘文(該經節裡漢譯為‘基督’的那詞)和亞蘭文(經節裡漢譯為’彌賽亞’的那辭)。假若他們本來都講亞蘭語,那麼不太可能有此經節裡的婦人講希臘語+亞蘭語的狀況。(2)撒瑪利亞人(北國/以色列國的後代)比猶太人(南國/猶大國的後代)更長期被外邦文化語言統治,且撒瑪利亞人和猶太人間有傳統上的、宗教文化上的隔閡,故撒瑪利亞人應該更懂希臘語甚過亞蘭語,另參後文第(五)項說明。

        (三)馬太福音5:22裡,記述了主耶穌使用了其中兩個希臘語詞:漢譯本聖經音譯為「拉加」、「魔利」者,這兩詞是從希臘語直接音譯。假設耶穌講話是以講亞蘭語為主的,那麼祂此處講話時卻採用這兩個希臘語詞就顯得突兀。若耶穌是講希臘語為主的,那麼這兩個希臘語詞就是正常不過了。

      (四)他們講希臘語時偶而還是會夾雜亞蘭語,因此希臘文原文福音書裡才會另有少數經節裡當事的說話者少部份說話的用語採用了亞蘭語,而福音書的作者特地音譯之;另有些用語,福音書的作者在後附上意譯(另詳參:註1)。

      (五)當時猶太人有許多和外族人互動談話的機會(例如與羅馬政府官員們交涉辦公等、外族人聽聞耶穌而慕名而來、多年在希臘羅馬文化統治下生活;另參:路加17:18;約翰福音4章;19:20等),假若猶太人僅採用亞蘭語將難以溝通。

      (六)也有猶太人是說希臘語而不懂亞蘭語的(參:聖經使徒行傳9:29、6:1等),假若只採用亞蘭語將難與這些說希臘語的猶太人溝通。

     

二、當時流行的舊約聖經也是希臘語的譯本

  (一)當時語言通行不只一種,但希臘語比亞蘭語更廣用,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耶穌時代讀舊約聖經時是用希臘譯本(例如七十士譯本)而不是採用亞蘭語譯本或古希伯來原文版本。若當時他們連舊約聖經都是讀希臘譯本的,而非用亞蘭語譯本或希伯來文版本的,就別妄稱猶太人當時全是在用亞蘭語聽說讀寫,也更別妄稱福音書的原始是亞蘭語著作。

      (二)福音書和其它新約經文裡所引用的舊約經文也多為希臘語譯本的,而非引用希伯來語和亞蘭語譯本的。

  假若連當時舊約聖經都不流行亞蘭語譯本,而是流行希臘譯本,那麼為何福音書原始必是用亞蘭語寫?假若不熟希臘語,為何讀的是舊約希臘語譯本?勢必是因他們更懂希臘語,反而他們相對的較不熟練亞蘭語(當時的希伯來語)和古希伯來原文,畢竟當時希臘文化與羅馬帝國已統治猶太人數年,希臘羅馬語言深深影響猶太人。

  

  三、福音書的猶太作者們採用希臘語著書

  馬太、馬可、約翰這三位福音書作者都是猶太人,且實際跟過耶穌,他們不是只懂亞蘭文,他們也會希臘語。而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則非猶太人。這四部福音書都用希臘語寫成。(其中的作者約翰另還寫了約翰書信與啟示錄,也是採用希臘語寫的;另外,若耶穌不會希臘語,怎麼引用了七十士希臘譯本舊約聖經?祂怎麼在啟示錄裡會講出阿爾法(α)、奧米加(Ω)等希臘語詞字母?而新約聖經裡其他經卷的作者例如彼得、雅各、猶大、保羅等也是用希臘文著書或寫信。)

  以上說明了福音書的原始語是希臘語比是亞蘭語更有強的根據。也駁斥了「耶穌和其門徒全只講亞蘭語」的說法。

        比較大的可能性是當時他們普遍是採用希臘語更勝於亞蘭語,此說不僅可如實反映新約聖經的語言記敘內容,更反映了為何舊約聖經的希臘語譯本更多人用,而非亞蘭語譯本和希伯來文的版本。

   以上資訊編修自PTT上的文章: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734967847.A.835.html

https://pttweb.tw/Christianity/M.1734967847.A.835

 

【註1】福音書原文為希臘文,但有少數若干亞蘭語的音譯詞,舉例如:

「彌賽亞」:或漢譯「默西亞」,原意為「受膏者」,原指被立為君王或祭司或先知者,後來另指聖經預言裡的救世主(希臘文為Χριστός」[基利士督]或漢譯為「基督」),參:約翰福音1:41;4:25等。

「以馬內利」:意「神與我們同在」。參:馬太福音1:23。

「拉加」:意「蠢貨/愚蠢/廢物」。馬太福音5:22。

「瑪門」:意「財產/錢」。參:馬太福音6:24;路加福音16:13。

「磯法」:原意為「石」。參:約翰福音1:42。

「畢士大」:一地名,參:約翰福音5:2。

「厄巴大」:原意為「屋之背」。參:約翰福音19:13。

「各各他」:原意為「髑髏地」。參:馬太福音27:33;馬可福音15:22;約翰福音19:17。

「以利(以羅伊),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原意為「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參:馬太福音27:45;馬可福音15:34。

「半尼其」:原意為「雷霆之子」,可能是形容脾氣激烈。參:馬可福音3:17。

「以法大」:原意為「開了吧」。參:馬可福音7:34。

「各耳板」:原意為「供獻」。參:馬可福音7:11。

「大利大,古米」:原意為「閨女,我吩咐你起來」。參:馬可福音5:41。

「阿爸」:原意為「父親」。參:馬可福音14:36。

「拉波尼」:原意為「吾師」。參:馬可福音10:51;約翰福音20:16。

「拉比」:原意為「老師/師父」 。參:馬太福音23:7-8;26:25;26:49;馬可福音9:5;11:21;14:45;約翰福音1:38;1:49;3:2;3:26;4:31;6:25;9:2;11:8等。

「奮銳黨/激進份子」:馬太福音10:4的「奮銳黨/激進份子」原文是亞蘭文的音譯,原意是「狂熱」。


【延伸閱讀】影片:https://youtu.be/x89IiT2I1Kw?si=TEHLrlRrWOrPmw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