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3:31 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
13:32 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
13:33 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路加福音13:18-21
耶穌說:「神的國好像甚麼?我拿甚麼來比較呢?
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園子裡,長大成樹,天上的飛鳥宿在它的枝上。」
又說:「我拿甚麼來比 神的國呢?
好比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
一般我們看到之對上面經文的一些解釋中,有幾種說法:
A說:這段經文是講神國(教會)後來發展上受到了惡的汙染與影響。(例如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聖經恢復本註解、活石新約聖經註釋、摩根解經叢書、黃迦勒等採用類似A說這類解釋)
B說:這段是講神國的發展由微小至擴張及其大影響,讓許多人也都來歸向它與棲息。(例如每日研經叢書、天主教思高本的注釋、靈修版聖經註釋等採用類似B說這類的解釋)
我個人比較喜歡A說,理由如下:
一、顧及聖經前後文一致性、並較有以聖經解聖經,而非私意解經:
1、主耶穌在馬可福音4:13已明說:若不明白馬可福音4:3-8的比喻,怎能明白祂一切的比喻呢?這透漏了主耶穌在馬可福音4:13-20的解說乃是耶穌一切比喻的解釋鑰節。而這經文鑰節說到該比喻中的飛鳥是指魔鬼撒但(可4:15)。故須依主耶穌的指示(可4:13)從馬可福音4:3-8的比喻之解來進而了解耶穌其它處未予解釋的比喻。
2、比喻中的飛鳥:
(1)除上段馬可福音的說法外,馬太福音13章同章裡耶穌的其他天國比喻中提到飛鳥指惡者(參馬太福音13:4、13:19)。 (2)馬太福音13:32比喻裡的飛鳥棲居於芥樹的枝上,而耶穌講完此帶有預言的比喻後的數十年後,那惡者魔鬼的處所也如比喻所說之座落於某教會(別迦摩教會;參啟示錄2:13)。(3)聖經啟示錄17章裡有記載一個象徵式的大淫婦,她裡面有鬼魔鳥類的巢籠(啟示錄18:2-3)。而那個大淫婦被許多解經者解讀為是各基督教派、猶太教它們與世俗大融合的集合總稱(以天主教為首;此種看法另參:啟示錄資料庫、吳主光的解讀、恢復本註解、黃迦勒註釋、劉銳光牧師的解讀、...等;各資訊僅供參考)。
以上這些說明了那鳥類的負面意義。
3、比喻中的酵:(1)福音書中曾提到的酵是指虛偽、不好的教導(參路加福音12:1;馬太16:12)。(2)哥林多前書5:6-8則明示了教會該是無酵麵團、無酵餅。(3)另參出埃及記12:19。這些說明了那酵的負面意義。
4、馬太同章裡耶穌講的其他天國相關比喻中,有提到仇敵撒稗子在麥子中(參馬太福音13:24-30)、網子捕到不好的(太13:47-50),有壞的結果。這些顯示眾天國比喻並非都只講好的事物與結果。
以上幾點解釋較顧及聖經整體。且由上幾點可知B說裡對酵與飛鳥朝中性解或朝正向解的立基與理由顯得較薄弱,而A說之理由較強。
二、A說較有啟發性
1、知道教會有惡的汙染,就比較有警醒的心。
2、看見聖經會自我解釋,就比較不會隨己意任意解釋與各說各話。
敬請那些擁護B說者、相信飛鳥/酵非指負向者、相信飛鳥與酵是中性或正向者,提出比上述更好的說法來說明為何你認為B說或其他說法優於A說、請提出比A說更佳的更強的聖經理由說明為何你認為比喻裡的飛鳥/酵非指負向者;否則A說將更有道理。
4、馬太同章裡耶穌講的其他天國相關比喻中,有提到仇敵撒稗子在麥子中(參馬太福音13:24-30)、網子捕到不好的(太13:47-50),有壞的結果。這些顯示眾天國比喻並非都只講好的事物與結果。
以上幾點解釋較顧及聖經整體。且由上幾點可知B說裡對酵與飛鳥朝中性解或朝正向解的立基與理由顯得較薄弱,而A說之理由較強。
二、A說較有啟發性
1、知道教會有惡的汙染,就比較有警醒的心。
2、看見聖經會自我解釋,就比較不會隨己意任意解釋與各說各話。
敬請那些擁護B說者、相信飛鳥/酵非指負向者、相信飛鳥與酵是中性或正向者,提出比上述更好的說法來說明為何你認為B說或其他說法優於A說、請提出比A說更佳的更強的聖經理由說明為何你認為比喻裡的飛鳥/酵非指負向者;否則A說將更有道理。
【其他探究主題】
👉曙光讀經系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